01美港通配资
楔子
昨天刷到一个叫做“方厅水院”的建筑,非常有趣。不仅是因为这个项目的建筑分列在河道的两岸,而且还用廊桥进行了联系,廊桥下面还可以通船。
更因为这个项目的权属,居然还分属于不同的省市。
这种情况确实不多见,项目马上引起了我的兴趣。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方厅水院这个项目,顺带解释一下:一个横跨“江浙沪”的水乡客厅,为什么要带上“皖”?
02
简介
方厅水院这个项目,位于江浙沪交界处的一条叫做“太浦河”的河上,当时的选址一定是刻意为之。
因为这个位置是沪苏浙两省一市行政边界交汇点,对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如下图)
项目通过3座廊桥,将沪苏浙皖四座展示馆联系了起来。上海馆位于青浦的金泽镇,江苏馆位于江苏吴江的黎里镇,而浙江馆和安徽馆美港通配资,还有主会馆位于浙江嘉善的西塘镇。(如下图)
上海馆以石库门元素呼应海派文化。
江苏馆通过园林漏窗展现吴地雅致。
浙江馆运用青瓷纹样体现越窑底蕴。
安徽馆以马头墙,迎客松、黄山石传承徽派建筑精髓。
整个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其中地上6.7万平方米,总体布局采用四合院形制,设计手法上采用新江南风格。
“方厅”是附会“天圆地方”的“方”;而“水院”则是突出江南水乡的特色,廊桥既是联系作用,也是四合院围合的需要。(如下图)
03
为什么还有皖?
太浦河是两省一市的行政交接处,按照惯性思维就不应该有安徽馆美港通配资,那为什么要设立安徽馆呢?
这就要从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说起。2019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如下图)
虽然从地理上来说,这里没有安徽的土地,但是安徽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省一市)。而安徽馆的设置,正是体现了长三角区域“沪苏浙皖”全域协同发展的战略。
既然是跨三省一市的项目,那么审批到底归谁管呢?
这就要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说起。规划纲要明确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如下图)
示范区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旨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跨区域合作,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生态环境共保联治。2019年10月25日,示范区由国务院批复成立。
我前面写过的华为研发中心也在这个片区,大家可以扩展阅读:《》
而示范区有个叫做执行委员会的部门,就是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工作的。(如上图)
方厅水院这个项目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的项目,一体化建设没有现成的路径可参考。项目审批存在流程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监管不协调、审批效率不高等难点痛点问题。
为推动项目顺利实施,示范区执委会发挥协调统筹作用,会同两区一县建立了水乡客厅开发建设指挥部协调平台,按照先易后难,逐个突破的原则,初步形成跨域项目“一体化立项、一体化审查、一体化审批、一体化招标、一体化监管、一体化验收”等六位一体审批新模式。
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落实水乡客厅总规划师制度。总规划师团队从方厅水院设计到施工全过程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和技术把控,协同推进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水乡客厅详细规划落地实施,保障方厅水院建设品质,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随着方厅水院的竣工,建设过程中的“一体化创新”做法已经形成系列制度成果,将成为其他毗邻区域跨域项目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04
结束语
方厅水院,不管是从规划布局,还是从项目权属上来说,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建筑,为今后类似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方厅水院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建筑,将作为“水乡客厅”功能服务整个长三角区域,自然不能少了安徽馆。
方厅水院通过廊桥实现了跨域、跨河,互连了四角的“沪浙苏皖”4馆。体现了中国传统空间形制和江南水乡文化,又蕴含了长三角三省一市向心汇聚、一体发展的空间意向。
涨8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